“五月初,日机轰炸市区,恨水一家只得向南温泉(仙女洞旁山凹里)疏散,借一平房居住;五年写了许多佳作。春秋时节常进城小住,总经理陈铭德必邀报社二三负责人宴谈,几成社规。”(赵纯继《张恨水与》,安徽文史研究馆编《新编文史笔记丛书:江淮逸闻》,中华书局 2005年版)
[按]南温泉位于重庆南岸,距离市区十八公里。张恨水所居具体位置为南温泉桃子沟 27号。从此,张恨水来往城郊。这是抗日文协的房子,实为三间茅草屋(前面是建文峰,后面是仙女峰,建筑在两山环抱的平原上),张恨水将此名为“待漏斋”,又将自己的卧室兼书房题为“北望斋”,并在茅屋的夹壁上,自书一副对联:“闭户自停千里足,隔山人起半闲堂。”
“待漏斋”是形容住房草稀屋漏、遮风挡雨的生活实况;“北望斋”是引用陆游“北望中原泪满襟”诗句,“建文峰下屋三排,茅屋亲题北望斋”(《巴山杂忆》),借以表达希望早日收复国土,结束战争的心情。既是自嘲,更是讽刺。
长篇小说《巴山夜雨》主人公李南泉的命名显然是纪念张恨水南温泉这段生活的,而李南泉全家及邻居们的生活故事也均以南温泉镇和附近桃子沟居民点为背景。